灰色的天空下,灰色的城市里,灰色的人群缓缓蠕动……原谅我再一次把这句话搬了出来。是的,我讨厌灰色,一如我讨厌蚊子。可当这只蚊子落在我的手臂上吸我的血,我却怎么也不敢打下去。这年头温情电影泛滥,我本以为自己那点可怜的感动很少会浪费在电影里了——偏偏看到了它。
elliot作为澳大利亚导演名不见经传,但他之前的短片《裸体哈维闯人生》确实不错。如果仔细看,就能在其中发现不少哈维的影子。《玛丽和马克思》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确实是简单得不可思议。
电影里有些道具的隐喻做的非常精妙,比如max头上的那多小红花,身上带着的那本表情小册子。情节也升华的恰到好处,比如影片的最后,mary抬起头看满墙自己写给max的信……
虽然是粘土动画,整部影片其实是如此令人压抑,通篇的黑色幽默让人笑后倍感沉重,:关于自杀、酗酒、死亡、性和精神疾病
的种种现实,关于人与人之间近乎决绝的交流,80分钟的电影,我却用了比之更长的时间去思索和回味。
20年后两人终于相见,max却已悄无声息离开人世,没有等到他的mary。是的
電影結束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法國美眉哭了,而我這個看電影哭點很低的人連鼻子都沒有酸一下。不難過,平靜死去的Max表情安詳,他胸前掛著那本用來辨識人的表情的小冊子,是為了準備見他人生中唯一的朋友。他等的人來了,為他流下了眼淚,這一切不是很好嗎?如果Max見到了Mary,也許他又會焦慮又要緊張,也許他的生活軌跡從此就會變得不一樣,對Max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這樣了,帶著因期待而喜悅的心情平和的離開這個世界。他雖然只有一個朋友,但很多人雖然身邊熱鬧,卻未必能在臨終前等到這樣一個用十幾年時間積蓄只為了飛越重洋來看你一眼,為了你一次生氣而甘愿放棄錦繡前程的人。
造物主對Max很好。對Mary也很好。她嫁給了從小喜歡的人,雖然那個人最後到新西蘭跟伊筆友去爬斷背山了,但有多少人有機會能嫁給自己所愛的人,又有多少在因為自己酗酒而導致婚姻破裂之後還能聽到前夫說“我愛你”——沒有用過去式,儘管下一句接的是“但我更愛他”,而且她還有一個十幾年來都想去的人,最後也見到了。
Love yourself first,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但即使是病入膏肓
《玛丽和马克思》可能是我今年看过制作最朴实的动画电影,泥土捏制的人物造型和逐帧拍摄的手法在推崇“科技”和“仿真”的现在电影中已经十分少见。但这部没有炫目的视觉特效、没有英雄主义渲染、也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造势的偏独立电影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多过任何一部3D大片,初看这部电影或许会略感沉闷,但不要紧,请沉淀下你浮躁的心情,平心静气的看下去吧,这部电影足够缓慢的拧干你的心脏,直切你神经末梢以为被隐藏的完好的疮疤,良药总是苦口,如果说《飞屋环游记》是一部脱俗的成人童话,这部电影就是剖析我们精神世界的手术刀。
马克思最后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许久之后,马克思决定原谅玛丽。他在信中写道:我原谅你,是因为你并不完美。你有缺陷,我也一样,所有人类都有缺陷……小时候,我想做不一样的自己。伯纳德医生说,如果我在一座孤岛上,那我必须习惯孤独,只有我和椰子树。他说我必须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所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陷。缺陷是我们的一部分,必须带着缺陷活下去。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我选择了你……
选择,选择接受一些;选择可以选择。
这次沈大成在《WAY》的专栏写《东京塔》中有时还有的爸爸。这个爸爸在传统观念中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形象,儿子能给他找的唯一优点是:一生中没有碰过比他更自由的人。沈大成最后这样写:这个爸爸显然称不上好,但也未见得坏。很多事情但看怎么去想。多数情况下儿子不争气,爸爸不是也得接受下来吗。那么反过来呢,子女又配拥有怎样的父亲呢,如果不尽如人意的话,是否也能坦然接受……生为一家人,没有什么好挑的。
我并非觉得她说的就对,只是在漫长而琐碎的人生中,这样的话总是有一种让人闭嘴的力量。
“玛丽和马克思”我抬头一望,满天花板染尽玫瑰色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eye001.com/pianku/aid-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