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果然还是一部稍显晦涩的电影吗?
舞台剧改编,原剧广获赞许与奖项,是在固定场景中由演员穿着“肥胖服”演出。此次搬上大银幕,导演对原剧本非常尊重,改动很少。舞台剧的编剧Hunter也担任本剧编剧,并现场参与拍摄全程。就连制作过程也参考舞台剧:A24给了足够耐心,全剧组排练了三周才开机。
编剧本人是同志,在浓厚宗教氛围中长大,曾暴食以医疗心伤,幸而后来被美满婚姻拯救(与多年恋人成婚,如今共同抚养五岁女儿)。他幻想自己倘若一路坠落会是如何,又结合在大学讲授说明文写作的经历
没有想到能带来如此强烈难过情绪的一部电影。过度肥胖者Charlie死前的一周,在他很久没有离开的逼仄房间里出现过的,只有误入的传道士、护工(Charlie死去前男友的妹妹)、厌恶他的女儿和无法原谅他的前妻。Charlie过于巨大了,仿佛一座肉山,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桩麻烦——他不断地在对身边每个人讲I’m sorry. Charlie真的还想要以巨冗的鲸鱼形态生活在鱼缸版的公寓里面吗。
我无法停止想起去年和今年先后去世的爷爷和奶奶,他们临终之际,已经很难在家里由保姆照料,先后被送到了妈妈工作的ICU病房
男主的核心人设既是独特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因为自己的欲望和一时的冲动判断而被迫在沉沦与痛苦中度过余生。男主的一身异常庞大的赘肉你可以看着是他心灵堕落与心灵折磨的外化,是他难以卸下的心灵重负。
从这个层面,包括男主未获“拯救”的结局来看,很是反鸡汤,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意义。
但是,我认为影片把象征自由的“白鲸”与男主相紧密联系和对应实在牵强,男主有无数机会可以自救,却选择放弃自己,选择沉沦,这其实带给了亲人和朋友更多痛苦,这种不能自我负责的软弱
从去年年底想看到现在,终于抢着抢着在工作日的晚上给看了。nm, 无语凝噎,这人物写得太好了,表演诠释得太好了。我多少年没在院线看见这么好的片子了,上一部应该是19年F来我们一起看的Dark Water.
说到F,这片子他说不定会喜欢,主线思路很像单身男子,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I don’t believe anyone can save anyone. And I don’t believe people are not incapable of caring. 散场回来的路上和朋友一起讨论,朋友说这个人物其实是十分自私的:背着照料自己的养女给女儿攒钱
如果说《鲸》(the whale)有什么隐喻,那就是在美国,这对儿同性情侣先后殉情。Alan死于宗教带来的不能承受的精神之重,Charlie死于故意吃垃圾食品带来的肉体之重。他俩一个是绝食而饿死的,一个是暴饮暴食垃圾食品胖死的。
护士Liz有句对白:宗教就像癌症。一旦传染你总挥之不去,这是她总结的哥哥Alan的死因。她目睹了Alan投河自杀后泡的浮肿的身体,也经历了Charlie死前三百磅的肉身。她痛恨新生教会,但却又看着一个年轻的善良的灵魂投入教会的怀抱。
【鲸】救赎与辜负,谁也留不住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ieye001.com/pianku/aid-25341.html